|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0 15:38:34
|
只看该作者
, h1 F! o0 x3 k
* U+ |1 U1 Q% @* m九六式舰载战斗机的性能在当时来说,是世界顶尖的。它的时速高达440公里/小时,航程也达到1200公里,升限高达9800米。它有着相当优秀的机动性,由平地爬升到3000米高空,只需要3分35秒。而作为海军的舰载机,因为要考虑到在航母的起降等因素,它的性能应该不如陆军的战斗机。4 K. |' W3 N6 _# q& p( u; q: F6 A
而九六式舰载战斗机几乎所有的性能,都强于之前中岛系列舰载战斗机,更比日本陆军的中岛九七式战斗机也要强出一截,这是极为难得的。* R: B% }& t5 p/ R9 J
在1937年-1938年和国军空军几个月的鏖战中,日军飞机虽然相对损失较大,但仅仅是稍多一些,总体来说,中日损失是差不多的。而日军因为处于进攻,有大量轰炸机参战,损失的飞机以轰炸机和战斗机为主,而国军损失的却基本都是战斗机,如果单比战斗机的损失,日军比国军要小的多。, X1 ?' ?6 ]" R" ^5 n n" v
因此日本海军方面对这款战斗机,非常满意。4 h$ E% U/ r& E; i+ f
, k3 V, G" J. ?6 o! u 3 }: X! |. l6 d$ n3 d3 n. N
![]()
9 A, w6 T/ m! y6 H9 W1 I
2 c/ @( N% N m6 |* s7 G【三菱名古屋飞机制造厂员工合影】2 n+ l) A1 u8 w8 o
1937年5月,日本海军将九六式舰战的后继机型“十二试舰战”的计划命令书向三菱和中岛公司负责人展示。但是因为还不知道是否确定需要研制,因此以堀越为首的三菱公司的“高尔夫狂人”过起了悠闲阶级的生活。这几年三菱在汽车上完成了一系列创举,包括在1934年完成首部四轮驱动(4WD)的日本汽车,就是引起世界车坛注目的三菱PX33跑车(装配柴油引擎)。1935年研制成日本第一部预燃式柴油引擎的BD46型巴士。1936年推出首部量产型TD45柴油动力货车。而此时名古屋飞机制造公司没有生意,设计师们无所事事。- A8 `: ^& N3 |/ L
三菱在名古屋建造了一座飞机制造分厂,这栋三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二楼是发动机车间,三楼则是机身车间。而胆大包天的堀越二郎竟然把楼顶私自改建成自己的高尔夫练习场,美其名曰“观景台”。他回忆起这段日子的时候总免不了提到一次高尔夫大赛,他是如何在预赛里得到了88分的最低分而取得第一,然后又在决赛前感冒没去成,等等等等。
" f9 U/ Q2 e, a8 Y九六式舰载战斗机的优秀性能,让堀越二郎名声大噪。所以在1937年10月,海军提出新一代舰载机的招标时,堀越二郎很自然的作为三菱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参加了招标会。10月6日,堀越在公司里被上司科长服部让次叫住,服部拿出一份正式的“十二试舰战计划命令书”给他看。堀越阅读过上面的一堆数字后差点气背过去。这份命令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p) q0 D' m" T
《十二试舰战计划命令书》
0 [5 J8 B& @5 ]. r, G& ]1. 综合:作为护航战斗机应该拥有比敌军战斗机更优秀的空战性能;而作为截击战斗机则应该拥有可摧毁敌军轰炸机的火力。
T! J$ }2 f6 y- m' B. W6 C: S, Z/ w/ w y+ ?" g; e
2. 速度:在高度4000米时最高时速达到每小时500公里(270英里)以上。1 h7 I1 X( }! r% G
3. 爬升能力:在3分30秒内爬升至3000米。( }4 j$ C. W Z! R
4. 航程:正规状态下在3000米高度一般速度飞行1.2小时至1.5小时。在安装附加油箱的超载情况下,3000 米高度一般速度飞行1.5小时至2小时。巡航速度时应可持续飞行6小时以上。
$ ^" S! J) c B+ h5. 起飞滑行距离:风速12公里时,滑行距离在 70 米以下。
1 q) s( F0 t5 Z6. 着陆速度:时速170公里以下。
# B1 _, {/ c3 n. y* i6 G4 w7. 滑翔能力:每秒3.5米至 4 米。
7 I/ e U, n0 y" J0 ]8. 空战性能:不得劣于九六式二号舰载战斗机一型。
$ m; ~$ c/ M8 _$ D9. 空战武器:九九式20毫米一号固定机炮三型2门,九七式7.7毫米固定机枪 2 挺。0 T) }7 }- v+ U( c6 Q# P Y
10.炸弹:超载状态下携带60公斤炸弹 2 枚,或30公斤炸弹 2 枚。# o' r" f6 P, N" o7 l' L
.........% n: L1 Y3 ]4 w) t4 T4 ^
8 ?5 x) k) s6 p/ I & S2 F; j5 Y' i4 @
1 D& ?; @7 b9 X& w1 ]" U$ S4 }
眼镜男回忆说他当时的第一个想法是:“想要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啊,做梦去吧!”潜台词就是“海军是马鹿”。当然出于日本人特有的言辞虚伪,他不可能在上司面前说出这些,于是堀越答道:“很严格么,看来疏忽任何一项都很难。”说完这句含含糊糊的话,他想起一个词;万能战斗机。如同永动机一样,多用途战斗机在30年代中期是航空业者的一个理想,因为它存在着诸多的技术难度:为保证一击必杀的强大火力,堀越必须采用还处于试验阶段的20毫米机炮,但是即便机炮没问题,为了达到高速而相对脆弱的机体则很难承受机炮射击的后坐力破坏;而为了寻求高超的盘旋性能,机翼面积必须设计得大一些,但是若想得到高速则机翼就得细长才行。种种矛盾限制着多用途战斗机的前途。
$ T8 ?7 T7 h4 v$ c3 m# M0 ~2 B2 [三菱硬着头皮上马这个没有头绪的项目。1938年4月10日递交了《A6M1 计划草案》(A6 代表十二试舰战,M1 是“MITSUBISHI 1”的缩写—代表“三菱产品第一号”),下面的文字是从该草案中摘录的,充斥着对无理要求的不满:“综合性能、性价比、制造简易程度有很多相抵触因素存在。比如单就综合性能来说,盘旋能力、爬升能力和续航能力、火力互相矛盾,而速度和盘旋能力、视野、火力等根本就是势不两立…本计划的目的仅是在这些矛盾中作最大限度的调和,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的能力........”
3 }* l) t" k5 B1 A& E同时,日军也对自诩为速度和盘旋性能兼备的九六式舰战产生不信任感。当时欧美列强的空战理论主流已经由多翼机时代的缠斗战(俗称“狗斗”)转向信仰“一击脱离主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