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型高机动战斗机「扬羽蝶」
' z1 J& ~) s7 s) `
( M f/ q3 h2 p这是妖精重工在锐足狮鹫投入实战,与新一代超级战机正式定型之间,所发起的诸多次世代超级战机项目之一,也是除目前接替锐足狮鹫的两款新型超级战机外,唯一完成了原型机的项目。. w0 d9 `% Y# U, b( j& q4 j
) H# u1 o6 z- Y) ~2 s ~在诸多追求攻、防、速三位一体的超级战机设计案中,「扬羽蝶」的概念可谓剑走偏锋,其所强调的是强大的攻击能力和卓越的机动性,而装甲防护反而被放在次要地位上。基于这样的思路,「扬羽蝶」的原型机采用了独特的三体机型,两台高性能引擎被安置在独立的短舱内,短舱外侧接驳3对大型主翼(中央一对水平前掠翼,上下各设一对带30度反角,尺寸稍小的后掠翼),内侧则以两片水平菱形连接翼与位于正中的主机身相连,而在主机身尾部也设置有一套可工作30分钟的小型引擎,在紧急时可抛弃两侧的主引擎舱,作为独立的逃生舱使用。由于引擎短舱远离主机身,引擎工作时的噪音、废热、辐射等副产物对机师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因此在同样不对机师构成明显干扰的前提下,「扬羽蝶」在引擎选择上的自由度,理论上远远大于其他使用机身内置引擎的机型,而实际安装在原型机上的引擎性能也的确属于顶尖水准,单台出力较同期的锐足狮鹫高出整整70%,强劲的动力不仅能给予战机更高的速度,也使运用火力更强、能耗更高的机载武器成为可能。此外,由于推力轴线远离机身中轴,两侧引擎出力上的少许不平衡即可为机体施加明显的横转力矩,这个特性对新手而言无疑是造成机体失稳甚至失控的祸首,但在熟悉机体特性的老鸟手中,却可以带来异常卓越的水平机动性,事实上,即便是在超级战机辈出的现在,「扬羽蝶」的水平机动性和过失速机动能力仍称得上傲视群雄,只有艾洛斯帝国同样采用大离轴推进器的角马级次世代战机能与之一较高下——但相对于后者525节的航速,「扬羽蝶」近900节的最大速度,无疑可以令她在PK中占尽先机。为了消化大出力引擎和复杂机动动作对机体连接处造成的压力,「扬羽蝶」大量采用了自希格拉萨木塔基斯交换到的磁力柔性约束体系,不仅确保了各处连接的稳固,也极大地减轻了机体的重量,这无疑使以机动性制胜的「扬羽蝶」如虎添翼。
, D) v! W7 S3 E ^' w2 m! M T% Q: P5 v: W" @5 `1 ?
而「扬羽蝶」的火力配置也堪称豪华,吊挂于主机身下方的长身管聚能脉冲是锐足狮鹫上同类武器的进一步发展型,得益于两台主引擎的充裕能量供给,这门主炮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较锐足狮鹫有了质的提升,除了射击频率外,其他性能参数几乎已经接近重工舰载速射聚能脉冲的水准,全功率射击时仅需一击便可敲开轻巡洋舰的装甲。不过,由于满功率射击的能耗过于巨大,以至于「扬羽蝶」必须悬停射击并关闭其他所有武器,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常见,更多的时候只是将发射功率限制在50%左右,但即便如此,其威力仍比锐足狮鹫的主炮高出30%,足以在短时间内消灭驱逐舰级目标或扫荡大批护卫舰。除此之外,吊挂于引擎短舱下的2门速射等离子炮也是对抗护卫舰以下目标时的有力补充,两侧连接翼下还可各自吊挂1个八联装对空导弹荚舱或2枚机载高速反舰导弹(与锐足狮鹫同规格),在主机身机鼻内还设置有4门20mm机炮作为最后的自卫火力。而在6片主翼上,还各自安插有一枚小型嵌入式浮游炮,其上搭载有一门与兵蜂浮游炮同规格的脉冲光束炮,炮身内置的充电电池组可以满足连续30分钟的作战需求,在必要时可以成为「扬羽蝶」对抗战机和护航艇集群的有力助手。
( m, y! r9 K/ u
7 x" M0 N0 @& |% V; J不过,尽管性能和战斗力都十分出众,但大量新技术的导入,尤其是昂贵的磁力约束系统和浮游炮自动控制系统的运用,也使得「扬羽蝶」的成本远远高于任何一种超级战机,根据事后计算,3架「扬羽蝶」原型机上投入的费用,已足以为一艘妖姬运载舰配备一个完整的锐足狮鹫中队(含备用机和相关零部件)。另一个问题在于其贫弱的装甲和相对单薄的机体构架,若不能有效发挥出机动性方面的优势,「扬羽蝶」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而其对机师技量的要求之高,就连很多有着相当经验的飞行老手都望而却步,因此,尽管投注了研发人员数年的心血,并率先完成了原型机的建造和试飞,但在新一轮超级战机的竞标中,「扬羽蝶」最终还是不敌打击力不弱、生存能力更强,而价格和操控性更为平易近人的星辰和龙鹰,后续开发计划也随即中止。不过幸运的是,作为计划主持者之一的白河愁利用手中的权限,使三架原型机免去了遭受解体处分的命运,与试飞员一起编入其直属舰队中。/ m" E9 I3 k8 r6 \6 \$ n
' e' u) d$ n+ }; H目前三架原型机均跟随「龙卷」一同行动,并有迹象表明,三机均已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改装,搭载了小型化护盾发生装置和实验性护盾收束系统。2 u$ u+ n, |3 V7 g' H. p4 H( i
======
0 v h0 _2 O2 A; l) L4 \0 R机体尺度:略小于龙鹰7 e" e5 J* a ?: \. }
最大速度:885节0 A" C5 j, `1 r# C1 [8 n
2 _* U, P1 }) Z$ e0 Q$ E$ V+ G! E
主要武装:1 l) s& A! y3 p4 ]' S
改良型聚能脉冲×1,吊挂于机身中轴线
7 T& B8 _( g( g& ~9 ^$ v) v速射等离子炮吊舱×2,吊挂于两侧引擎短舱下) j, w# I4 h% x3 h* y6 A
自律浮游炮系统「六枚羽」* j, O% S2 b) F+ }
单管20mm机炮×4,设置于主机身机鼻内
9 Y9 Z; K' b8 {8 z八联装对空导弹荚舱×2(可选)
* O3 p) H4 P" ^高速空对舰导弹×4(可选)
9 H" d4 Z8 J% d& z高速空对舰直航鱼雷×2(可选)
8 X5 k! W+ i! V( z三联装电磁脉冲火箭吊舱×2(可选)
4 M5 n$ ^9 g/ f- J1 b以上可选项目吊挂于两侧连接翼下
- L/ o* [+ e X7 u5 H# H$ p( }( ~# H1 s% `' Z1 m9 u
特殊设备: ^7 I! n8 {1 P5 Z
战机级突击护盾发生器「突风」×2,设置于引擎短舱前端,突击状态最大维持45秒。8 P) A7 u# r# z/ f; n
附记:突击状态下,所有机载武器自动转入待机。 |